1、北海城市概况与经济发展状况
北海地处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位于东经108°50′45″~109°47′28″,北纬21°29′~21°55′34″之间。北海处于“一城系四南”的重要枢纽位置,陆路东距广东湛江市198公里,西北距广西首府南宁市210公里,海路距海南省海口市124海里、洋浦113海里、越南海防市157海里、香港425海里、新加坡1295海里,是中国大陆距离中亚、西亚、非洲、欧洲最近的港口之一。南昆铁路于1997年开通,成为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各省区对外贸易的便捷出海口。北海至南宁、桂林的高速公路已全线建成通车,北海至重庆的高速公路也全线贯通,连接广东的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将来合浦至河唇的铁路兴建后,北海还会成为广西以至整个西南地区边接广东、福建陆路经济走廊的交通枢纽。
北海市现辖一县三区,拥有海岸线500.13lan。全市面积333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957平方公里(含涠洲、斜阳两海岛)。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152.06万人,其中市区人口为约58万人。主要资源有:港口资源、淡水资源、土地资源、旅游资源、海洋资源、石油及天然气资源和亚热带综合资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北海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目前,北海市的经济发展环境有了较好的改善,经济运行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使经济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2008年全市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13.88亿元,增长77.7%;财政总收入完成27.03亿元,增长26.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31亿元,增长48.0%;工业生产持续高速增长,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20.78亿元,增长27.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产值253.36亿元,比增43.3%;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0.11亿元,增长24.5%;进出口总额(海关) 70127万美元,增长43.8%,其中出口总额42819万美元,增长42.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8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09元,增长12.1%。
2、北海经济在北部湾中的地位
北海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毗邻港澳台,处于中国东部与西部的结合部和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中枢位置,是中国大陆距离东南亚、西亚、欧洲最近的港口之一,是中国西南及华南最便捷的出海口,是中国5个少数民族地区和中国西部唯一的沿海开放城市,是中国西南地区走向国际市场的门户和东南亚各国进入中国的“桥头堡”,在中国西南经济区和亚太经济区的发展格局中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重要的战略地位。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环北部湾经济区域合作的进一步推进,北海这个“桥头堡”的优势、活力和作用日益凸显。
作为广西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北海,在环北部湾经济区域中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旅游优势、城市和经济竞争优势十分突出。有关专家指出,在环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中,北海作为沿海开放城市,所处的区位、所拥有的资源及其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决定了北海将在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扮演重要角色。
3 、北海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根据北海市“十一五”规划,北海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期目标如下: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高,力争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达到370亿元;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达到4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580亿元。到2010年,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在完成上述目标的基础上,力争实现“567"的目标要求,即: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财政收入达到6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700亿元。
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到2010年,结构调整上新水平,增长方式转型明显,非公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有较大提高,工业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中占主导地位,实现“二、三、一”排序的产业发展格局,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15:45:40。
港口及交通网络功能更加完善。不断完善我市与周边城市及广东省的公路骨干网络,城市道路网布局形成“六横五纵”的路网体系,基本构筑起港口、公路、铁路、航空等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体系。
开放型经济体系基本形成。构筑全方位、宽领域、纵深化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建立适应WTO规则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十一五”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5%:利用外资取得突破性进展,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5%。
生态城市建设不断推进。生态农业基地建设、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沿海生态保护带和生态旅游发展取得较大成效,循环经济体系逐步建立。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0%以上,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1%以上。全市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总体水平保持在国家一级标准,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到100%。
4、北海城市定位及规模发展预测
城市定位:北海市的城市定位为在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中率先崛起,逐步建立起一个区域性国际化的中心城市。
城市规模发展预测:至2015年,市区人口预测为216万人,至2020年,市区人口预测为287万人。 |